kok网页版中国(中国)网站

News center
[央视第一时间] 崔兴国:从三峡到白鹤滩 用精度雕琢国之重器
时间:2023-01-30    来源: 央视财经频道

岁月添新,春满山河。1月22日大年初一,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系列报道《匠心·筑梦》,寻找不同行业背后那些大国工匠的故事。节目首期聚焦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从事水轮机装配30余年的老工匠——全国人大代表、水轮机装配高级主任操作师崔兴国。报道内容如下。

水轮机是水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,被称作水电站的“心脏”。过去数十年间,从葛洲坝到三峡再到白鹤滩,我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,成就举世瞩目。这些进步背后,离不开水轮机工艺精度的持续提升;而这种精度,也是崔兴国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。

“顶盖(同心度)现在是20道(0.2毫米),还要需要再调整一次。我们要争取做到调整到10道以内。”

临近年关,在装配车间内,崔兴国和同事们正在对一台刚组装好的水轮机组导水机构进行测量。导水机构上方的顶盖直径达5.8米、重量近80吨;组装完成后,上下两部件之间的圆心需要尽可能对准,同心度误差必须控制在0.1毫米以内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粗细。这一指标对后续机组的安装运行极为关键。崔兴国对第一遍测量后的精度不够满意,决定再做调整。

“各方向我们把顶盖升高0.05(毫米)。你再来一点。还没有动、再来。好好好,我们再去测量一下。”“这次计算出来以后同心度在0.05毫米,就是完全达到我们精品指标。”

一个月前,世界第二大水电站——白鹤滩水电站的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。这16台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,全部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,被誉为世界水电行业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从三峡到白鹤滩,崔兴国参与了其中大量机组的装配工作,开创了多种独特的操作工艺,也见证着中国水电事业的进步。

“在三峡的时候,我们的研发能力处于巨型转轮、巨型水电机组的一个启蒙阶段。那么到了白鹤滩的时候,它已经实现了研发和制造的引领阶段。不断在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,每一座电站是代表国家一个国力在提升,我们才有能力去建设这个,所以感到很自豪。”

数十年的积累,也让崔兴国练出了一手绝活。仅靠手指抚摸关键部件的密封面,他就能找出上面的瑕疵。

“这个地方出现任何高点或低点,它都会造成我们整个试验失败、出现漏水。肉眼一看上去以后,我们很难发现它有问题。我们靠啥呢?靠我们的手指,慢慢地滑动去感受它。静下心来,用心去感受它。你看这个地方它就有一个高点,很微小,你试试看。

“其实我们钳工的手本身应该有很多老茧,手这个地方一定要(保持好)柔嫩。基本上在0.01毫米到0.02毫米这种坏的(地方)我们都能感觉出来。可能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,才能逐步去感受到。”

除了32年超长工作经验积累出的手上功夫,如今崔兴国在工作中也用上了更多的高科技。在出口坦桑尼亚的朱利诺水电站蝶阀装配现场,一台厂里花费近300万元购买的激光跟踪仪,让他们的测量工作变得轻松又高效。

“测出来的数据是6529.547(毫米),它测量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微米级别了。(未来)如果实现了虚拟装配以后,我们给它取这个名称叫“终结装配”,它在砸我们自己的饭碗。但是其实它在解放工作,让我们去干更高层次的工作。”

崔兴国说,高水平的进步必须依靠不断创新,让新技术和新人才顶上来。还有5年退休的他,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推进数字化车间的建设,未来实现水电机组的批量流水线生产。车间内,工厂还专门设立了一间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。一批80后青年人才正在老师傅们的“传帮带”下脱颖而出,成长成为各个方向的领头人,挑起水电机组装配的大梁。

“这三年我觉得最骄傲的不是我自己,而是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成长,他们的未来远会超过我的。”

崔兴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门上新贴了一副对联:精益求精,铸国之重器;无私奉献,攀水电珠峰。横批:大国工匠。

春节将至,这天下班后,崔兴国带着徒弟们一起去火锅店提前吃了顿年夜饭。卸下一年的辛劳,师徒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“明年(2023年)我希望我们把装配的水轮机产品干得更加顺利,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干。祝大家新年快乐,大展宏图!”

“啥子叫工匠精神?就是持之以恒、不断雕琢我们的产品。一定要用我们的产品,我们一流的产品、我们引领世界的产品,来塑造我们整个职业人生的尊严。”崔兴国如是说。

热点推荐